热烈祝贺博士生刘旭冉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者:院主任
此条新闻已经被阅读过

 




发布者:院主任
此条新闻已经被阅读过16次

博士生刘旭冉(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9年12月06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曾光明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云国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瑾辉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 长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
李欣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旭冉博士生论文题目:聚丙烯酰胺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影响行为的解析与调控
导师:王冬波 教授/博导 杨麒 教授/博导

聚丙烯酰胺(PAM)是应用最广泛的水溶性线性高分子化合物之一,享有“百业助剂”之称。PAM在石油开采、纺织、食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必然会导致PAM的释放从而进入污水中。随着污水处理过程对污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缩”,PAM将不可避免地积累到剩余污泥中。尤其是PAM作为污水预处理、污泥浓缩与脱水过程中使用最普遍的絮凝剂,在剩余污泥中含量较高。而厌氧消化作为一种可实现有机质减量化及资源化的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剩余污泥处理中。厌氧消化是由一系列生化过程或者功能微生物所驱动的,PAM的存在可能对其中的微生物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到目前为止,PAM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影响行为尚未得到系统解析。本论文通过对PAM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宏观影响、PAM与厌氧消化系统间联系规律、PAM在系统中的降解以及系统中微生物特性等方面的探究,揭示了PAM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相关的预处理调控方法。

刘旭冉博士生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具有很好的创新和科研能力。硕博连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及导师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Water Research (3篇)、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2篇)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其中,ESI热点论文4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中科院一区9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授权2项。

攻读学位期间曾获上海同济高廷耀环保科技发展基金会杰出青年博士奖学金,桑德环境奖学金,湖南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奖励;主持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3项。

该学位论文基于实际存在但常被忽略的环境问题,选题新颖,创新性强;实验设计合理,论文结构规范恰当,逻辑清晰缜密,数据分析透彻,图表直观规范,结论正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体现出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刘旭冉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发布时间:201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