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小康博士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07年01月29日 阅读: 次
|
|
|
发布者: |
||
苏小康博士于2007年1月28日晚在环境馆南楼305会议室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在此特向苏小康博士表示祝贺。 答辩委员会主席:刘云国 教授(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柴立元 教授(中南大学冶金学学院副院长) 李彩亭 教授(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李小明 教授(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论文题目:基于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系统分析方法 导 师: 曾光明教授 黄国和教授 论文就城市生态规划系统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熵的概念,并根据产生的原因,将城市生态系统的熵分为组分熵、结构熵、功能熵、合时熵和环境熵5类,明确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的途径;用不确定性的观点考察了复杂河段污染物质质点在有限单元法网格中的分布,利用最大信息熵原理提出了单元网格最大信息熵优化模型;建立了底泥对五氯酚的吸附动力学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模型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模型;考虑城市人口内部不同区域人口变化分异特征,将城市区域人口之间的迁移耦合作用纳入到城市人口模型中来,建立了城市区域人口动态演化自组织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耦合模型体系;将超熵产生判据有关理论应用到城市工业-环境系统中,在定义城市工业-环境系统超熵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工业-环境系统的超熵产生判据模型;将两阶段随机优化模型引入水资源-水环境系统,利用区间参数、随机参数和模糊参数描述系统的不确定信息,建立了水资源-水环境系统不确定两阶段优化模型。 苏小康在读博士期间,一共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检索5篇;EI检索7篇,ISTP检索1篇。论文选题新颖,针对性强,立论正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工作量大,涉及的知识面广,图表规范,结论正确,创新成果突出,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是一篇很好的博士学位论文。 ![]() ![]() ![]() ![]() ![]() ![]() ![]() ![]() ![]() ![]() |
||
发布时间:2007-01-29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