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华容/祁东人。湖南大学及加拿大Regina大学环境科学及环境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1978年9月至1988年6月在武汉大学河流力学及治河工程专业、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专业攻读工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1988年6月获得武汉大学工学博士学位(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自己培养的最早的500名博士之一)。1988年7月到湖南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城市农村废物资源化、河湖污染湿地修复(用废物修复)、清洁生产工艺和方法、环境系统分析(水资源及环境及生态规划等)、废水废气治理、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1988年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1989年-2002年期间,在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巴黎第四大学、里昂第一大学、法国科学中心等有关实验室,在德国Aachen的水和固体废物研究所(Institut fur Siedlungswasserwirtschaft,RWTH Aachen) 等大学研究所,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Regina等大学合作研究总共 5 年多时间。 已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 1 项、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9 项( 1 项创新群体、1 项青年、4 项面上、1 项杰出青年、1 项国际、1 项重点)、国家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 1 项、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年轻教师教学科研奖励(高校教师奖)计划基金项目 1 项、荷兰政府NDGIC (Netherlands Directorate General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资助的UWEP (Urban Waste Expertise Programme)项目 1 项、国家科技部863高技术计划重点项目 1 项、国家973项目子项目 1 项、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 1 项、中德环境合作重大项目 1 项、中加环境合作重大项目 1 项在内的28项课题。 已获科技成果奖励包括: 1.2017年度国家自然奖二等奖 1 项(排名第 1 ,功能纳米材料和(堆肥)微生物修复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湿地新方法),主要完成人:曾光明,龚继来,黄丹莲,汤琳,刘云国; 2.2009年度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 项(排名第 1 ,涂料工业清洁生产工艺和方法),主要完成人:曾光明,单文伟,汤琳,牛承岗,肖汉宁,李小明; 3.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排名第 1 ,堆肥环境生物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主要完成人:曾光明,黄国和,袁兴中,杨朝晖,胡天觉,谢更新,牛承岗,刘红玉,张盼月,杨春平; 4.2016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 项(排名第 1 ,功能纳米材料和微生物修复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湿地新方法),主要完成人:曾光明,龚继来,黄丹莲,汤琳,刘云国; 5.2008年度国家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1 项(排名第 1 ,以高效、高降解和低成本为目标的污染治理生物制剂及应用);主要完成人:曾光明、黄丹莲、谢更新、陈桂秋、袁兴中、杨朝晖; 6.2008年度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1 项(排名第 1 ,涂料工业清洁生产工艺和方法),主要完成人:曾光明,单文伟,汤琳,牛承岗,肖汉宁,李小明; 7.2007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 项(排名第 2 ,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技术);主要完成人:袁兴中、 曾光明、陈耀宁、杨朝晖、陈桂秋、黄丹莲、汤琳、蒋晓云、牛 秋雅、席北斗; 8.2003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 项(排名第 1 ,废塑料裂解制取液体燃料技术及示范工程);主要完成人:曾光明,袁兴中、李彩亭、王旭、陈晓青、黄国和、刘云国、胡天觉、黄瑾辉、杨朝晖、程水源、梁志武; 9.2002年度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 项(排名第 1 ,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主要完成人:曾光明、黄国和、谢更新、袁兴中、李建兵; 10.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项(分别排名第 1 、第 2 ,1996年度、2009年度,中国龙舟文化旅游开发区暨中国岳阳南湖旅游度假区区域环境规划研究(主要完成人:曾光明,孙一坚,杨春平,汪珞,杨朝晖,张国强,吴正光,程育芝,莫克敏,袁兴中,李建兵)、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及示范工程); 11.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7 项(分别排名第 1 、第 2 、第 3 、第 3 、第 3 、第 4 、第 6 ,1995年度、2005年度、2006年度、1989年度、2006年度、2005年度,2005年度,造纸黑液对凌津滩库区水质污染及治理(主要完成人:曾光明,丁衡英,杨春平,李建兵,魏开湄,戴向荣,卓利,张国强,袁兴中,谢国旗,杨朝晖,黄吉东)、套筒式湿法除尘脱硫技术与装置、河流水质不确定性的数学模拟研究、垃圾渗滤液单级自养脱氨氮技术研究及应用、冶炼烟气脱硫新技术、养猪场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及示范工程、冶炼烟气脱硫新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 已获教学成果奖励包括: 1.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 项(排名第 1 , 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完成人:曾光明,刘云国,杨朝晖,方燕红,杨霞; 2.2002年湖南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 项(排名第 1 ,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完成人:曾光明,刘云国,杨朝晖,方燕红,杨霞; 3.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2001-2002年度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1 项(《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著作); 4.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2009)负责人、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2010)负责人 ; 5.在人才培养方面,2010年还全部捐赠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学者成就奖”( 点击附件:《**学者成就奖》 )个人免税的100万人民币奖金作为启动经费设立了“湖南大学**环境奖学金”用以资助贫困优秀学生,每年资助本科生 10 人、硕士生 5 人、博士生 2 人,至今已资助贫困优秀学生 17 人/年 * 10 年(2010-2018年)共 170 人( 点击附件:《100万湖南大学**环境奖学金捐赠字据收据》 )。 已申请和授权国际国内专利 200 多项,工程实际应用和转让企业 58 项。 已在科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美国Elsevier 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 14 本专著或教材或论文集包括: 1.曾光明,黄国和,袁兴中,杨朝晖,胡天觉,谢更新著。《堆肥环境生物与控制》( 80 万字,科学出版社,2006.2,ISBN 7-03-016728-7); 2. 焦胜,曾光明,曹麻茹,苏小康,张盼月,魏春雨编著。《城市生态规划概论》( 60 万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ISBN 7 -5025-7727-0); 3.曾光明,袁兴中,李彩亭,黄国和编著。《环境工程案例库》( 60 万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ISBN 7-5025-5972-8/X.510); 4.袁兴中,曾光明,李彩亭,黄国和编著。《废塑料裂解制液体燃料的新研究及设计实例》( 30 万字,科学出版社,2003.6,ISBN 7-03-012702-1); 5. ZENG Guang-ming,HUANG Guo-he,YUAN Xing-zhong.《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180 万字,Science Press,2004.6,ISSN 1003-6326); 6.Guang-ming Zeng,Guo-he Huang,Zhao-hui Yang,Yi-min Jiang,Hong-liang Liu, Peter Catania.《ENERGY & ENVIRONMENT》(300万字,Science Press,2003.8,ISBN 1-880132-85-0); 7.曾光明,黄国和编著。《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 50 万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4,ISBN 7-81053-471-8/X.3); 8.曾光明,杨春平,卓利编著。《环境系统灰色理论与方法》(专著 30 万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ISBN7-5046-1879-9/X.41); 9.周衡孟,严余松,曾光明主编。《中国青年科学技术论文精选》(214 万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 ISBN 7-5046-1877-2/N.40); 10.周少奇(主编),曾光明(副主编),侯浩波(副主编),陈亮(副主编),杨惠芬(副主编)。《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71 万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3 ,ISBN 978-7-302-18681-6); 曾光明,李晓东,梁婕,杜春艳,苏小康等编著。《环境系统模拟与最优化》(36 万字,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03,ISBN 978-7-81113-758-3/X.7); 12.陈桂秋,曾光明,陈安伟,郭志 著。《废水处理中白腐真菌的化学生物学》(32万字,科学出版社,2016.11,ISBN 978-7-03-050354-1); 13.武海鹏,梁婕,叶淑静,曾光明 著。《生态环境修复及江湖关系改变对洞庭湖湿地土壤生物的影响》著作(25万字,长江出版社,2017.05,ISBN 978-5492-5133-9); 14.LIN TANG,YAOCHENG DENG,JINGJING WANG,JIAJIA WANG,GUANGMING ZENG. Nanohybrid and Nanoporous Materials for Aquatic Pollution Control(35万字, 美国Elsevier 出版社(Micro and Nano Technologies Series),2018.11,ISBN: 978-0-12-814154-0 ) 。 已发表中英文论文 380 多篇、国际国内会议论文 50 多篇,截至2020 年 01 月09日 ESI h-index 107。 6 篇论文获得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荣誉: 1. Chengyun Zhou, Cui Lai, Danlian Huang*, Guangming Zeng*, Chen Zhang, Min Cheng, Liang Hu, Jia Wan, Weiping Xiong, Ming Wen, Xiaofeng Wen, Lei Qin.Highly porous carbon nitride by supramolecular preassembly of monomers for photocatalytic removal of sulfamethazine under visible light driven.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SCI 2018 IF=14.229). 2018. 220:202-210(ESI Hot Paper, ESI Highly Cited Paper and ESI Research Front, 2018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2. Zhou Chengyun, Lai Cui,Xu Piao, Zeng Guangming*,Huang Danlian*,Zhang Chen,Cheng Min,Hu Liang,Wan Jia,Liu Yang,Xiong Weiping.Deng Yaocheng,Wen Ming. In Situ Grown AgI/Bi12O17Cl2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s for Visible Light Degradation of Sulfamethazine: Efficiency, Pathway and Mechanism.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SCI 2018 IF=6.970).2018.6:4174-4184 (ESI Hot Paper, ESI Highly Cited Paper and ESI Research Front, 2018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 3. Min Cheng, Guangming Zeng*, Danlian Huang*, Cui Lai, Yang Liu, Chen Zhang, Jia Wan, Liang Hu, Chengyun Zhou, Weiping Xiong.Efficient degradation of sulfamethazine in simulated and real wastewater at slightly basic pH values using Co-SAM-SCS /H2O2 Fenton-like system.Water Research(SCI 2018 IF=7.913). 2018. 138:7-18(ESI Hot Paper, ESI Highly Cited Paper and ESI Research Front , 201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4.Fei Chen, Qi Yang*, Xiaoming Li, Guangming Zeng, Dongbo Wang*,Chenggang Niu, Jianwei Zhao, Hongxue An, Ting Xie, Yaocheng Deng. Hierarchical assembly of graphene-bridged Ag3PO4/Ag/BiVO4 (040) Zscheme photocatalyst: An efficient, sustainable and heterogeneous catalyst with enhanced visible-light photoactivity towards tetracycline degradation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SCI 2018 IF=14.229). 2017. 200: 330-342 (ESI Hot Paper, ESI Highly Cited Paper and ESI Research Front , 201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5. Chen Zhang, Cui Lai, Guang-Ming Zeng*, Dan-Lian Huang*, Chunping Yang,Yang Wang, Yao-Yu Zhou, Min Cheng.Efficacy of carbonaceous nanocomposites for sorbing ionizable antibiotic sulfamethazine from aqueous solution. Water Research(SCI 2018 IF=7.913). 2016.95:103-112 (ESI Hot Paper, ESI Highly Cited Paper and ESI Research Front,2016 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 6. Xiaofei Tan, Yunguo Liu*, Guangming Zeng, Xin Wang, Xinjiang Hu, Yanling Gu,Zhongzhu Yang. Application of biochar for the removal of pollutant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Chemosphere(SCI 2018 IF=5.108).2015.125:70-85 ( ESI Hot Paper, ESI Highly Cited Paper and ESI Research Front,2015 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 ( 点击附件:《6 篇论文获得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 已独立和合作在公开出版刊物发表创新人才培养论文 30 篇,人才培养注重不怕挫折的创新精神 (点击附件:《概率二项分布公式与不怕挫折的创新精神培养》)、注重创新之师造就创新之生 (点击附件:《创新之师造就创新之生》)、注重创新教育环境 (点击附件:《优化创新教育环境 促进创新型研究生培养》)。 1989年起任硕士生指导老师,1995年起任博士生指导老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小溪自成河”。已指导硕士生 143 人(已获学位 128 人)、博士生 91 人(已获学位 81 人)。 现任和曾任湖南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所长(1996年-)、湖南大学环境评价中心主任(1996年-)、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1997年-2003年)、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04年-2020年5月)、湖南大学国家教育部环境生物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2020年5月)、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2000年-)、湖南大学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2007年-)、中德环境技术中心(湖南)主任(1998年-)、中加能源环境与生态研究中心中方主任(1997年-)、国际环境信息系统协会副主席(Vice President,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ciences,http://www.iseis.org/Organization.asp,2005年-)、湖南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1998年-2019年12月31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境保护分会常务理事(1994年-)、国家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年-2011年)、国家科技部十五国家863计划资源海洋与环境领域主题专家(首届,2001年-2005年)、《应用基础与工程学报》编委(1997年-)、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SCI 2017 IF=4.521 )国际刊物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2000年-)、《水电能源科学》编委(2005年-)、《水科学进展》编委(2004年-)、《湖南大学学报》编委(2000年-)、《安全与环境工程》编委(2005年-)、《环境微生物杂志》编委(2007年-)、《环境工程学报》编委(2007年-)、《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编委(2010年-)、《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编委(中英文文版,2011年-)、《环境工程》编委(2015年11月-2020年12月)、《环境科学》编委(2019年1月-2023年12月)、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第五届,04年-08年) 、德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部技术顾问(1997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环境科学与工程组成员(第六届,2008年12月30日-2014年12月31日;第七届,2015年01月01日-2019年12月31日)。 作为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1990年-),领导该学科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1997)、博士后流动站(1998)、国家重点学科(2007)、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2009)、国家级教学团队(2010)、国家特色专业(2011)、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7)、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建立了中德环境技术中心(1998)、教育部环境生物与控制重点实验室(1999)、中加能源与生态环境中心(1999);进入ESI 1% 环境与生态学科(2016)。 长期致力于实践这样一个理念:通过教学和科研培养创新人才,发现和创造具有潜在和直接用途的新知识、新材料、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