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新宜 许新宜,男,1954年6月26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理学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水利部水资源司巡视员(正司级)。 国际水资源协会会员(1997-2000年为理事),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会员(1997-1999年为中国国家首席水文代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会员,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资源学会理事,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会员。 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兼职教授。
简历
1966年 9月 湖北宜昌市第四中学学习 1970年 2月 在湖北宜昌当阳县半月公社红光大队第九小队为插队知青 1971年10月 在水电部三三O指挥部金属结构团铆焊连当探伤工 1972年 3月 担任水电部三三O指挥部金属结构团铆焊连青年突击排副排长 1973年 9月 在吉林大学数学系系统控制理论专业学习 1975年 7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7年 1月 大学毕业后,在水电部葛洲坝工程局技术革新办公室任技术员 1977年10月 葛洲坝工程局技术革新办公室改名为施工科学研究所 1978年 9月 考取文革后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环境科学家、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培桐教授和王华东教授 1981年 9月 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水环境容量理论研究》并答辩通过 1981年10月 研究生毕业后,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任工程师 1982年 2月 因工作需要,主动放弃美国提供的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博士学位 1982年 5月 正式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86年 3月 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副所长 1986年 6月 任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研究会副秘书长 1988年 8月 任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1991年10月 被聘为高级工程师 1992年 3月 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 1993年 3月 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资源环境组成员至1998年 1995年 8月 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1995年10月 被水利部首批破格提拔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6年12月 任水利部水文司副司长 1997年 5月 被选举为国际水资源协会理事(1997-2000) 1997年 6月 任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至今 1997年 7月 被聘为河海大学兼职教授 1997年11月 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兼国家水文首席代表至1999年 1999年 5月 任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副局长 2000年 3月 兼任水规总院水利规划与战略中心主任 2001年 9月 被选举为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 2002年10月 授聘武汉大学兼职教授 2002年12月 授聘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2003年 3月 任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局长 2004年 9月 任水利部水资源司巡视员(正司级) 科研与学术活动 1976年12月 在首都钢铁公司实习,完成第一篇论文《转炉钢水含碳量卡尔曼滤波方法》 1981年10月 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水体环境容量理论研究》,系统研究了水体环境容量的概念、定义、计算方法等,成为以后开展水体环境容量理论研究的基础 1981年12月 参与中国发展战略研究,第一次接触发展战略问题,也认识了许多大牌专家 1982年 3月 担任水资源数据库系统研究组组长,其后完成了《水资源数据库调研报告》、《水资源数据库系统设计初步研究》等报告 1982年 5月 正式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84年10月 在团长陈志恺院士的率领下,一行5人(还有黄守信、陈蓓玉和赵松)赴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加拿大环境署考察水文水资源数据库 1985年 荣获水利部先进共产党员 1986年 3月 被任命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副所长 1986年 3月 只身赴美国波士顿卡洛林软件公司学习IDMS/R数据库管理系统3个月 1986年 3月 担任国家“七五”科技攻关第57项水资源数据库专题第一负责人,与陈蓓玉教授共同研究提出水资源数据库系统结构环式理论,为以后的开发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1986年 6月 担任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研究会副秘书长 1987年 6月 与张司明(现已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合作从事于官厅水库水污染防治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水污染防治问题 1988年 8月 担任海南经济开发区供水水源规划组组长,完成海口、三亚、清澜、东方、洋浦开发区供水规划;同时负责筹备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海南北部地区水资源开发规划》。原定1989年启动,因“六四”风波推迟到1991年 1988年 8月 担任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1989年 7月 在海南海口参加由国家科委主办的中国环境问题研讨会 1989年10月 参加由任光照教授为团长的赴东德考察,回国时因飞机故障,在柏林滞留3天。就在这3天里,柏林墙被推倒了,我们也就成为访问东德的最后者 1990年10月 在北京参加由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主办的“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基础国际研讨会”,与陈蓓玉教授共同提出论文《水资源数据库系统总体结构》(英文),并大会宣读 1991年 7月 担任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海南北部地区水资源开发规划》水利部项目管理办公室执行秘书兼环境专家,协助中方专家组组长张泽祯教授工作,与王 浩教授、李原园教授、甘 泓教授开始共同探讨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并取得初步成果。此项工作在海南持续了14个月 1991年 9月 与日本专家合作完成《海南水资源规划中的移民与环境研究报告》(英文) 1991年 9月 与他人合作编写的《环境污染总量控制》一书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1991年10月 被聘为高级工程师 1992年 3月 作为主要负责人,与张择祯教授、张文正教授、李原园教授一起共同筹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环境计划署共同资助的技术援助项目《新疆北部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1992年 8月 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技术援助项目《华北地区水资源管理》中方专家组副组长兼系统分析专家,协助中方专家组组长陈志恺院士工作,并与于景元研究员、石若华研究员、翁文斌教授、王 浩教授、甘 泓教授、李令跃博士、汪党献博士等以及美国、以色列专家进一步研究基于宏观经济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此项工作在北京持续了一年多 1992年 9月 在北京出席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家科委联合举办的“中国环境问题国际研讨会”,与张司明博士合作发表论文《中国的水污染及其防治》(英文) 1992年10月 与张泽祯教授、陈炳新教授合作,在国际水资源协会主办的《水国际》杂志上发表《21世纪中国水资源开发的机遇与挑战》(英文) 1992年10月 与戴定忠教授等合作,在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主办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杂志》第118卷第3期上发表《系统工程在水资源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英文) 1992年11月 应邀赴瑞士日内瓦参加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环境计划署主办的“水资源管理与政策国际研讨会”,大会宣读《中国水资源管理与政策》(英文)一文。会后,赴荷兰与欧洲咨询公司洽谈与中国水科院合资办咨询公司事宜,并参观了伟大的三角洲水利工程 1993年2月 担任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黄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理论与方法”专题第一负责人,在水资源配置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石若华研究员、翁文斌教授、王 浩教授、甘 泓教授、李令跃博士、汪党献博士等人贡献突出,其成果获得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 3月 担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资源环境组成员至1998年 1993年 9月 创办《水问题论坛》并担任第一任主编 1994年 3月 参加由国家计委和水利部联合下达的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计划,并担任水利部工作组副组长 1994年5月 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技术援助项目《中国水行业评价(贵州)》国际专家组组长,运用快速诊断法对我国水行业存在的政策、管理、体制、投资、能力建设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1994年 8月 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环境计划署共同资助的技术援助项目《新疆北部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国际专家组副组长,协助组长张泽祯教授工作,副组长有陈志恺院士和李原园教授 1995年 6月 担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水问题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至1998年 1995年 8月 赴瑞典隆德大学参与中瑞技术合作项目“中国防洪系统研究”的技术交流。然后赴比利时卢文大学商谈技术合作事宜,赴法国巴黎拜访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水文水资源处,商谈技术合作事宜。 1995年10月 被水利部第一批破格提拔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5年11月 应邀赴加勒比海岛国巴巴多斯参加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主办的“水与卫生研讨会” 1995年12月 受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的委托,担任“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写组组长,组员有中科院冰川冻土研究所所长程国栋院士、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刘燕华研究员(现任科技部副部长)、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室主任朱延华研究员、水利部西北水科所室主任邢大韦教授 1996年 3月 参加由孙鸿烈院士主编的《中国资源科学大百科全书》工作,担任水资源卷编委会主任 1996年 6月 与张泽祯教授、陈炳新教授一同赴美国芝加哥参与2000年国际水资源大会举办城市竞争,我国提出在北京举办,如同奥运会一样,未获得成功,澳大利亚又成功了 1996年10月 应邀赴泰国曼谷参加由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环境与自然资源司主办的“水与可持续发展指南研讨会”,被推选为大会副主席,并大会宣读了《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一文。 1996年12月 荣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额内第一名) 1996年12月 被水利部任命为水文司副司长 1997年 5月 被世界各国3000多名会员无记名投票选举为国际水资源协会理事(共13人) 1997年 6月 担任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至今 1997年10月 率中国水文代表团赴美国考察2周 1997年10月 与王浩教授、甘泓教授合作出版《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理论与方法》一书,基本完成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1997年11月 担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兼国家水文首席代表至1999年底 1997年11月 根据国家科委和水利部领导的安排,赴日本参加为期一个半月的“高级公务员培训班”,受到日本皇太子和皇太子妃的接见。培训班期间,完成了《日本公务员制度与管理》报告 1997年12月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额内第一名) 1999年 2月 应日本京都大学邀请赴日本学术访问10天,并在日本水道公司发表《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基础(英文)》的讲演 1999年 5月 担任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副局长,协助张国良局长工作 1999年 6月 起草《北方地区水资源总体规划任务书》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体规划工作大纲》,负责北方地区水资源总体规划工作 1999年 8月 作为水规总院的负责人参与《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到2015年规划》工作 1999年 9月 应联合国大学邀请,赴泰国清迈参加水资源管理国际研讨会 1999年10月 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完成《全国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到2015年规划思路报告》 2000年 3月 兼任水规总院水利规划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2000年 3月 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水资源论坛”,主任为刘昌明院士 2000年 3月 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参与《全国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到2010年规划》工作 2000年 4月 创办《中国水情分析研究报告》 2000年 9月 授聘河海大学兼职教授 2001年 9月 被选举为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2001年 负责组织审查《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12个附件 2001年 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 先后在《中国水利》上发表论文《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理论基础》、《分期建设是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实践基础》和《机制体制是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保障基础》 2002年 在《中国水利》上发表论文《浅谈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水资源承载能力》 2002年 8月 赴埃及和南非考察半月,朱尔明教授为团长 2002年 负责编写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于2002年8月23日获得国务院第137次总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并于2002年10月10日获得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会第163次会议审议通过 2002年10月 授聘武汉大学兼职教授 2002年12月 授聘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2002年12月 朱总理宣布南水北调工程开工,经过50年的研究论证,南水北调工程终于历史性地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 2003年 3月 任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局长,与总工程师高安泽、副局长祝瑞祥、尹宏伟共同担负起南水北调前期工作的责任 2003年 3月 参加第三届世界水论坛,作为主持人之一,参与亚洲与太平洋地区日的学术活动,并大会宣读《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理论基础》 2003年 3月 与北京师范大学杨志峰教授合作,在《中国水利》上发表《试论生态环境需水量》,探讨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基本概念、内涵和研究思路 2003年 7月 在《中国水利》上发表《统一思想 周密部署 精心组织 努力开创南水北调前期工作新局面》,全面论述了新形势下南水北调前期工作的基本思路、工作重点和进度要求 2004年 2月 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额内第6名),获奖项目: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2004年 9月 与李善同合作主编并发行《南水北调与中国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 任水利部水资源司巡视员(正司级) 2004年11月 在《中国水利》杂志发表《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几点认识》的论文,就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紧迫性、内涵、主要任务、组织管理等进行了研究。 2004年12月 完成《关于水权初始化的几个问题》的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