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博士生陈莎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者:
此条新闻已经被阅读过

 

发布者:院主任

此条新闻已经被阅读过21次

        博士生陈莎(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2年04月28日晚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黄丹莲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 长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智峰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

       李 欣 副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莎博士生论文题目:单斜相钒酸铋的合理改性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水中抗生素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导师:黄丹莲 教授/博导

      

       环境中抗生素的频繁检出及细菌耐药性的加速形成使得对抗生素污染水体的处理成为研究的重点。光催化氧化法依赖于体系内产生的活性基团,可实现抗生素的氧化降解甚至矿化,是一种绿色、高效、易操作的水污染处理技术。单斜相钒酸铋(BiVO4)作为一种代表性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兼具带隙适中、稳定性好、无毒易得等优点,在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引起广泛关注。但可见光响应范围较窄、光生载流子易复合、传质效率低、比表面积小等仍是制约BiVO4量子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故对BiVO4进行合理的改性以提高其光催化活性至关重要。

       本论文以BiVO4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异质结、缺陷调控、形貌设计及表面改性等策略优化BiVO4的化学结构、形貌特征及电子结构,制备系列改性BiVO4光催化材料,并将其用于可见光下催化去除水环境中的抗生素,重点考察了改性BiVO4的光催化活性与多组分界面相互作用、表面缺陷态、能带结构及微观形貌的内在联系,深入探讨了具体的机理机制。

      

       陈莎博士生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具有很好的创新和科研能力。硕博连读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在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SCI 2020 IF=22.315), ACS Catalysis (SCI 2020 IF=13.084),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SCI 2020 IF=13.273),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SCI 2020 IF=9.229),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SCI 2020 IF=12.732)上共发表高水平SCI论文9篇,其中4篇为ESI高被引论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

      

       攻读学位期间曾获上海同济高廷耀环保科技发展基金会杰出青年博士奖学金,湖南省优秀毕业生,湖南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学校奖学金,湖南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奖励。

      

       该学位论文内容丰富,选题新颖,研究系统,实验设计合理,论文结构规范恰当,数据分析透彻,结论正确,成果突出,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陈莎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发布时间: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