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贺博士生陈飞的论文上榜201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05日 阅读: 次
|
|
|
发布者:
|
||
祝贺博士生陈飞(导师:杨琪副教授、李小明教授、王冬波副教授)的论文上榜201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Fei Chen, Qi Yang*, Xiaoming Li, Guangming Zeng, Dongbo Wang*,Chenggang Niu, Jianwei Zhao, Hongxue An, Ting Xie, Yaocheng Deng. Hierarchical assembly of graphene-bridged Ag3PO4/Ag/BiVO4 (040) Zscheme photocatalyst: An efficient, sustainable and heterogeneous catalyst with enhanced visible-light photoactivity towards tetracycline degradation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SCI 2017 IF=11.69). 2017. 200: 330-342 ( ESI Highly Cited Paper, ESI Research Front and ESI Hot Paper, 201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该论文的第一通讯作者杨麒副教授,第二通讯作者王冬波副教授,第一作者为陈飞博士。这是环境学院继2015年谭小飞博士(导师:刘云国教授、曾光明教授),2016年张辰博士(导师:曾光明教授、黄丹莲教授)连续三年有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在该研究论文中,作者先通过简易的原位沉积和光还原方法合成以石墨烯为基底的Ag3PO4/Ag/BiVO4 (040) Z型异质结光催剂。在可见光照射下该复合催化剂具有比单一组分的BiVO4,Ag3PO4及其他组合型催化剂更好的四环素催化降解效率。该工作还详细研究了四环素浓度、光照条件、共存离子及不同水源对四环素去除效率的影响,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研究表明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效率提升主要来自以下因素:(1)构建的复合体系能有效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2)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一方面为可见光催化降解提供了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另外对四环素有较好的吸附性能。此外,RGO与Ag3PO4/Ag纳米颗粒之间的协同效应也提高了Ag3PO4/Ag/BiVO4 (040)/RGO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降解四环素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自由基捕获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ESR)测试表明光催化反应中的主要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和空穴。此外该复合光催化剂在实际废水的模拟中对四环素的移除也能达到较高的效率,从而肯定了其在实际处理应用中的前景。这项工作为构筑高效稳定型的可见光响应复合光催化剂并应用于去除实际废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提供了可行途径和实验基础。 201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统计结果见附件《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8)》,具体列表见该文件中的 “附件1:201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 201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评选标准(摘自附件文件中的17-18页): 本年度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是从 2017 年 SCI 收录的我国第一作者论文中选取的。结合以下指标进行遴选: •论文的创新性(是否获得重大基金和项目支持) •发表论文的期刊水平(期刊的主要指标影响因子和总被引数在学科中所处的位置) •是否处于研究前沿(是否属于研究热点,考察论文发表当年的被引次数) •合著论文中我国作者的主导性(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情况) •论文的文献类型(只计 Article 和 Review 类型) •论文的参考文献情况(考量 Article 和 Review 国际平均引文数) 100 篇论文分布于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环境科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等30个学科。 在选取百篇论文时,既要考虑学科面的平衡,同时也要向属于我国优势学科、重点发展领域、国际合作优先领域及研究热点的论文进行适度倾斜。在遴选时主要考虑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论文, 也适当选取一些被引次数较高的综述评论性论文。 附件1: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8) |
||
发布时间:2018-12-13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