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学科建设发展历史


1982年 成立湖南大学环境工程系组建环境工程学科

1984年 成立机械工业部湖南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

1986年 获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 获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9年 “环境工程系”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建成 “中德环境技术中心(湖南)”

2000年 获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1年 成立“中加能源环境生态中心”

2002年 黄国和教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3年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获准通过

    环境科学二级学科博士点获准通过

    获准建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04年 获准建设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环境生物与控制实验室”

   曾光明教授 入选 国家级人才计划 国家 杰出青年基金


2005年 成立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获准建设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生物与控制实验室”

   “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曾光明)

   “有色金属工业重金属废水重复利用综合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罗胜联)        

2006年 “堆肥环境生物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光明)

2007年 环境工程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罗胜联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9年 “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涂料工业清洁生产工艺和方法”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曾光明)

   曾光明教授获CJ学者成就奖

   曾光明教授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2014年入选第七届)

2010年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

   环境工程专业成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2年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中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位列第八

   曾光明教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

   汤琳教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2014年 黄丹莲教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

2015年 “湖泊污染湿地修复”研究群体获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2016年 9月23日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首次进入全球ESI前1%

2017年 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入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

“功能纳米材料和微生物修复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湿地新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曾光明)

   杨春平教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

2019年 环境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0月22日US NEWS 2020年世界学科排行榜发布,湖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排名为内地高校第9位,全球205位       

   上海软科发布2019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湖南大学环境专业进入前8%学科

   汤琳教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

2020年 U.S.News2021年全球大学最佳学科排名发布,湖大环境排名国内第7位

   汤琳教授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2021年 黄丹莲教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

   董浩然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2022年 梁婕教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

2023年 刘智峰教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

2024年 5月9日湖南大学环境/生态学学科首次进入全球前1‰

   王侯副教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