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祝贺博士生刘阳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08日 阅读: 次
|
|
|
发布者: |
||
博士生刘阳(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8年12月6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曾光明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章 毅 副教授/硕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冬波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 长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杨 麒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阳博士生论文题目:烷基多苷强化剩余污泥厌氧发酵及其发酵液作为碳源强化生物除磷的研究 导师:李小明 教授/博导 目前,活性污泥法由于其生物处理效率高,易维护,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而广泛被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污泥中还含大量的有机物,若将污泥直接焚烧或者填埋将会造成大量有机物的浪费。污泥厌氧消化可实现有机物的资源化,同时可实现污泥减量化与无害化。本文主要通过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水解,酸化效率低下的特点,首先以剩余污泥为探究对象,在序批式厌氧反应器中探究了生物类表面活性剂APG对污泥厌氧水解,酸化过程的影响,并探究了APG自身降解产生SCFA的量判断其自身降解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贡献。此外,通过污泥表面张力及SEM探究了APG对污泥表面结构的影响。水解、酸化及甲烷化过程中模拟物的降解阐明了APG对水解、酸化及甲烷化过程的影响。此外,初始pH是影响APG强化污泥厌氧发酵的一个重要参数,本研究同样探究了初始pH对APG强化污泥厌氧发酵的影响并阐述了其影响机理。再者,FNA作为污泥消化过程副产物,其对污泥分解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本文探究了FNA联合APG对污泥厌氧发酵产SCFA的影响并揭示了其影响机制。最后,针对目前污水生物除磷过程中碳源匮乏的现状,作者应用富含SCFA的污泥发酵液强化新型O/EI生物除磷,并发酵液作用碳源时,新型O/EI和传统A/O工艺的生物除磷性能进行对比,通过活性污泥系统中PAO占比,单位周期中营养盐,内聚物变化及生物除磷关键酶的活性揭示O/EI呈现更佳生物除磷现象的原因。 刘阳博士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科研创新能力较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Waste Management (SCI2017=4.723)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 该博士学位论文立足于当下环境的实际活性污泥污染问题,以烷基多苷为基础,对其强化污泥厌氧发酵的影响机理,如何促进污泥分解及其发酵液作碳源对O/EI的生物除磷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该论文工作量大、结构严谨、内容详实、数据可靠、图表清晰、引证规范、结论正确、成果突出,体现出了作者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该论文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刘阳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 ![]() ![]() ![]() |
||
发布时间:2018-12-08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