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热烈祝贺博士生马建洪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28日  阅读:




发布者:院主任
此条新闻已经被阅读过4次

博士生马建洪(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9年05月24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曾光明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丹莲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云国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 长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李欣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建洪博士生论文题目:生物质基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研究
导师:刘玉堂 研究员/博导

铅离子(Pb(Ⅱ))、铜离子(Cu(Ⅱ))和镉离子(Cd(Ⅱ))是工业废水中较为常见的三种重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效益高且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重金属处理方法。双网络水凝胶具有以下特点:(1)较强的机械性能,有利于再生和回收利用;(2)聚合物网络和活性官能团可设计,可引入足够多的活性官能团;(3)高的含水率和溶胀性能可供水溶性小分子在其内部自由扩散,有利于活性官能团的暴露。因此,双网络水凝胶可作为理想的重金属吸附材料。本文主要是选择不同生物质聚合物作为双网络水凝胶的一层网络,并选取合适的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另一层网络,制备出一系列的生物质基双网络水凝胶材料,并系统研究了材料对重金属离子(Pb(Ⅱ)、Cu(Ⅱ)和Cd(Ⅱ))的吸附性能。

马建洪博士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SCI 2017 IF=9.931)、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SCI 2017 IF=6.434,ESI高被引论文)、ACS Sustainable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 2017 IF=6.140)、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 2017 IF=1.247)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篇,参与合作共同发表SCI论文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该学位论文基于生物质聚合物,制备了多种生物质基双网络水凝胶吸附剂并用于重金属去除的研究,选题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与现实价值,研究有创新,研究方案合理、方法恰当。论文整体工作量大、书写规范、结构严谨且条理清晰,体现出作者对领域的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把握,是一篇成果丰富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马建洪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发布时间:2019-05-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