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祝贺博士生熊炜平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1日 阅读: 次
|
|
|
发布者: |
||
博士生熊炜平(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9年11月19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黄瑾辉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 麒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 李 欣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熊炜平博士生论文题目:基于铁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水中典型抗生素去除行为机理研究 导师:曾光明 教授/博导 杨朝晖 教授/博导 抗生素具有抑制或杀死细菌等功效,被广泛应用在人类疾病治疗与诊断、水产养殖、食品加工等领域,使得抗生素产量和消耗量迅速增长。Stuart B. Levy所著《The Antibiotic PARADOX》主要从抗生素时代从悲剧中诞生、细菌和抗生素的微观世界、抗生素滥用的根源、抗生素耐药性、抗生素的神话、抗生素、动物和抗性基因库及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一个社会问题等11个方面阐述了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引起了全球学术界、政界以及公民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有关抗生素水污染事件引起了特别关注,尤其是报道了一些制药集团直接排放高浓度抗生素污水进入水体中以来,使其成为了关注热点和焦点。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揭示铁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衍生物对水中典型抗生素去除过程中的行为特征与作用机理,以MIL-53(Fe)为基础材料,通过功能化、复合、掺杂、煅烧等方法,制备吸附效果好、稳定性高、易回收重复利用的MIL-53(Fe)衍生物,并用于去除水中抗生素的研究,最终为实现水中典型抗生素的去除提供技术支持与理论依据,促进新型材料与环境污染治理交叉学科的发展。 熊炜平博士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比较为扎实,科研创新能力较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SCI 2018 IF=8.355)、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SCI 2018 IF=5.589)、Chemosphere (SCI 2018 IF=5.108)、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SCI 2018 IF = 6.361)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3篇(第一作者6篇,5篇SCI影响因子>5,单篇SCI论文最高引用次数117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5项(第一发明人5项,导师第一发明人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第一发明人1项,导师第一发明人1项)。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6篇SCI论文中,2篇论文获评为ESI Hot Paper,3篇论文获评为ESI Highly Cited Paper,1篇论文连续4次获评为ESI Hot Paper。。 荣获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校百佳大学生党员,2018年度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2018年度湖南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2017年度湖南省“芙蓉学子”创新团队。2018年,当选中国共产党湖南大学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2019年,作为湖南大学研究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 该学位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综述全面,工作量较大,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整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实验设计合理,分析较为全面透彻,引证规范完整;数据详实可靠,图表工整规范,结论正确,成果突出,体现出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是一篇成果较为丰富的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熊炜平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 ![]() ![]() ![]() |
||
发布时间:2019-11-21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