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祝贺博士生王腾飞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02日 阅读: 次
|
|
|
发布者: |
||
博士生王腾飞(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9年11月29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曾光明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云国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赖萃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 长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 李欣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腾飞博士生论文题目: 餐厨垃圾水热碳化机制及生物炭的清洁和成型提质特性研究 导师:翟云波 教授/博导 近年来, 餐厨垃圾作为湿垃圾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如何处理餐厨垃圾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回收,面临一定的难题。本次答辩论文以餐厨垃圾水热炭化生物炭的形成机制和碳化过程,氮、硫和氯在反应过程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以及清洁成型燃料的制备为主。根据生物质水热碳化途径和生物炭的特点,研究餐厨垃圾水热碳化机制及生物炭的清洁和成型提质特性研究,以及其物化特点和清洁性能,为水热碳化餐厨垃圾的生物炭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餐厨垃圾能源化利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明确了餐厨垃圾水热碳化生物炭的碳化程度和元素组成,深入探讨生物炭的形貌特征和碳结构变化规律,并结合产物分布推测生物炭可能形成机制。探究了餐厨垃圾水热碳化在各产物氮元素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重点对生物炭中氮元素的化学形态和化机制进行揭示,同时研究了水热碳化餐厨垃圾水热碳化脱硫脱氯效率和两种元素的脱除和转化机制,并揭示了生物炭燃料燃烧的动力学,对燃烧污染物的形态和释放进行了量化。最后提出了利用两种不同生物炭成型新方法,实现在低压下以添加糖蜜和混合水热碳化餐厨垃圾和锯末后高压下制备具有更优性能的成型生物炭固体燃料。为热化学转化餐厨垃圾实现废物的利用以及能源回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王腾飞博士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科研创新能力较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SCI 2018 IF=10.566),Bioresource Technology (SCI 2018 IF=6.669)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参与发表SCI论文28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参与发明专利2项。 该学位论文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探索性,综述全面,工作量大,研究结果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和科研前景;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实验设计合理,分析全面透彻,引证规范完整;数据详实可靠,图表工整规范,结论正确,成果突出。体现出了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是一篇成果丰富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王腾飞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 ![]() ![]() ![]() |
||
发布时间:2019-12-02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