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祝贺博士生宋彪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04日 阅读: 次
|
|
|
发布者: |
||
博士生宋彪(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0年06月02日晚采用网络视频连线的方式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黄丹莲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云国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 长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晓东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 李 欣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宋彪博士生论文题目:碳纳米管对河流底泥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行为及生态毒性的影响 导师:曾光明 教授/博导 龚继来 教授/博导 碳纳米管是当前最具应用价值的碳质纳米材料之一,然而碳纳米管可在制造、加工、运输、使用及回收处置阶段通过废水排放、废物处理、产品应用等多种途径进入环境而成为新型的纳米污染物。碳纳米管材料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的环境行为和风险是制约基于碳纳米管的产品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展有关碳纳米管环境效应方面的研究对碳纳米管材料和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考察了碳纳米管材料对河流底泥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行为和生态毒性的影响,以弥补当前对碳纳米管材料与共存污染物在水生环境中潜在风险认识的不足,阐明碳纳米管材料与共存污染物相互作用的环境相关性和生态意义。本研究以目前市场份额占比约90%的多壁碳纳米管材料为基础,针对河流底泥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考察了多壁碳纳米管材料对河流底泥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行为和生态毒性的影响,为评估水生环境中多壁碳纳米管和共存污染物的风险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碳纳米管材料的安全管理与工程应用。 宋彪博士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强,硕博连读期间在Water Research、Carbon、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SCI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 该论文选题新颖、工作量大、研究目标明确、实验设计合理、内容安排恰当、撰写思路清晰、数据分析透彻、图表规范、成果突出,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宋彪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 ![]() |
||
发布时间:2020-06-04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