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祝贺博士生曹伟成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6日 阅读: 次
|
|
|
发布者: |
||
博士生曹伟成(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2年5月13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张长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麒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朝晖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冬波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龚继来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 李 欣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曹伟成博士生论文题目:纳米材料与锑对植物生理毒性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导师:龚继来 教授/博导 随着ENMs和Sb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增加,越来越多的含ENMs和Sb在制造、加工、使用以及回收处置阶段通过废水、废气和废渣等多种途径进入环境,并成为复杂的混合污染物体系。水体、底泥和土壤是ENMs和Sb在自然环境中的重要归趋,人们已经发现,Sb以及各种ENMs能够被作物吸收并在整个组织中转移,影响粮食质量和安全并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在开展纳米技术应用的同时,对其生态安全性进行研究已势在必行,对纳米技术在环境和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研究基于以上研究背景选取了一系列典型工程纳米材料 CeO2 NPs、CuO NPs、TiO2 NPs、Ag NPs 和MWCNTs,研究了其与 Sb 在单独和联合暴露对作物植物的生理生化毒性影响,以及作物植物摄取、吸收纳米材料和Sb的影响;同时探究了在沉积物/土壤中时,对作物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可以为评估ENMs和Sb在环境中的生态风险、探究ENMs用于辅助植物、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基础,为建立纳米材料联合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推动纳米材料在工业、农业以及生态修复工程中可持续应用。 曹伟成博士生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具有很好的创新和科研能力。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同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了多项国家及湖南省科研项目。 该学位论文选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综述全面,工作量大,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研究内容较完整,设计合理,论点突出,论证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论文书写较规范,文字表达较流畅,统计方法正确,数据可靠,成果突出,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曹伟成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 ![]() ![]() ![]() |
||
发布时间:2022-05-16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