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祝贺博士生汪文军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23日 阅读: 次
|
|
|
发布者: |
||
博士生汪文军(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2年5月20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曾光明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汤 琳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 长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赖 萃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 辰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 李 欣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汪文军博士生论文题目:改性氮化碳基光催化剂用于降解水中典型抗生素的机制研究 导师:曾光明 教授/博导、张辰 副教授/博导 残留的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容易进入到地表水甚至饮用水中,从而导致抗生素抗性基因不断增殖扩散,这将对公众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太阳能驱动的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凭借着经济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在众多的抗生素废水治理的技术中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石墨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共轭聚合物半导体,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吸引人的电子结构和合适的带隙而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主要利用多种改性方法来提升g-C3N4的光催化活性,例如形貌调控、元素掺杂、结构设计以及构建异质结等。本研究将改性的g-C3N4光催化材料应用于TC类抗生素降解,并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技术来分析催化材料的结构、光学性质、电学性质以及反应机理,从而为构建改性g-C3N4基光催化剂去除水体中抗生素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指导作用。 汪文军博士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SCI 2020 IF = 19.503),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SCI 2020 IF = 13.273),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SCI 2020 IF=8.198) 等国际知名科研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5篇,4篇论文获评为ESI Hot Paper和ESI Highly Cited Paper。同时,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此外,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湖南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学校奖学金,湖南大学长江环境奖学金,湖南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湖南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等荣誉。 该学位论文选题新颖,创新性强;研究方案设计比较系统,研究内容全面,实验过程描述清楚,数据处理及分析正确,问题讨论深入。论文写作规范,层次清晰,逻辑性强,创新点凝练较准确,论文学术水平高,表明作者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汪文军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 ![]() ![]() ![]() |
||
发布时间:2022-05-23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