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热烈祝贺博士生欧阳细莲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9日  阅读:




 
 

发布者:院主任    
此条新闻已经被阅读过6次

      博士生欧阳细莲(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3年05月18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龚继来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彬彬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
    李 欣 副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欧阳细莲博士生论文题目:纳米复合材料功能性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环境新污染物的研究
    导师:汤琳教授/博导
   
    环境新污染物对人类及动植物健康具有潜在风险,并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健康。环境监测作为研究的第一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准确了解新污染物的类别、浓度水平、多界面行为,并确定其来源和降解途径是科学阻控和治理的前提基础。光电化学传感器继承了光催化技术的高效、低耗和电化学技术的灵敏、简便、快速等优势,在新污染物的检测领域具有理想的发展潜力。本研究以环境毒素、抗生素、环境激素、生物胺类等环境新污染物为研究对象,以实现环境新污染物的精准检测为研究目标,通过异质结构建、缺陷态引入、元素掺杂、形貌调控等多种手段制备了多种高活性光电纳米材料,围绕传感体系的简化与集成、光电极制备方法的改革、新型传感策略的设计等方面研发了多种光电化学传感器,系统研究了不同环境新污染物的检测机理,考察了不同环境因素对传感性能的影响,并系统地评估了每一种传感器的实用性、检测稳定性、重现性、储存性和抗干扰能力等。为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提升及其在环境新污染物的实际检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欧阳细莲博士生理论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较强。博士研究期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以共同一作的身份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其中授权3项。
   
    该学位论文针对新型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发展开了深入研究,选题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研究内容系统、全面。论文思路清晰,图文规范,结论严谨。表明作者具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欧阳细莲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发布时间:2023-05-1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