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祝贺博士生柳诗语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6日 阅读: 次
|
|
|
发布者: |
||
热烈祝贺博士生柳诗语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博士生柳诗语(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3年6月25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张长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兵 教授/博导(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刘云国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袁兴中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赖萃 副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 李欣 副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论文题目:改性多孔碳材料耦合过二硫酸盐降解水体中抗生素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导师:赖萃 副教授/博导、张辰 副教授/博导 抗生素作为一类新兴污染物,在破环水环境生态平衡的同时,还有诱导水生生物产生抗药性甚至抗性基因的风险,对人类的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探求绿色、经济且高效的抗生素污水处理技术势在必行。非均相过硫酸盐(PS)活化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经济高效、适用性广等诸多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生素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的关键在于PS活化剂。多孔碳(PC)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理化性质稳定、孔隙发达且易调控等优点,是一种十分有潜力的PS活化剂。然而,原始PC由于其固有的化学惰性往往表现出受限的PS催化活性。基于此,本论文通过金属负载、缺陷工程和杂原子掺杂对PC进行改性以进一步提高其PS活化性能,并重点考察了这些改性PC材料降解水体中环丙沙星(CIP)的性能与机理,这不仅能为PC的性能提升提供设计思路,还能为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的修复治理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柳诗语博士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强。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的身份在Water Research (SCI 2022 IF=13.400)、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SCI 2022 IF=24.833)和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SCI 2022 IF=16.744)等期刊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6篇,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申请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量大、结构严谨、图表清晰、结论正确、成果突出,体现出作者较好的学习和科研工作能力,该论文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柳诗语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 ![]() ![]() ![]() |
||
发布时间:2023-06-26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