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祝贺博士生肖钧洋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博士生肖钧洋(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4年5月10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兵 教授/博导(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张长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忠武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章毅 副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赖萃 副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
李欣 副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论文题目:零价铁/铜基纳米材料活化过氧化物去除水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效能与机理研究
导师:董浩然 教授/博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抗生素的使用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研究表明,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可通过食物链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SMT是一种典型的磺胺类抗生素,被广泛用于人类健康管理和畜牧养殖业。近年来,SMT在各类水体中被广泛检出,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很难有效去除水中的SMT。高级氧化技术(AOPs)被认为是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通过向非均相Fenton/类Fenton体系中引入螯合剂、加入电子穿梭剂以及对铁/铜基纳米材料进行改性,构建了5种新型AOPs以去除水中SMT。探究了不同体系中SMT的去除效能和氧化机制。本研究旨在解决非均相Fenton/类Fenton氧化体系在中性pH条件下材料催化活性低、Fe3+/Fe2+转化效率低和pH适用范围狭窄等不足,为后续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数据支撑和思路启发。
肖钧洋博士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硕博连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篇。
该博士学位论文思路清晰,方法可行,创新性强,数据详实,工作量较大,论文层次分明,写作规范,是一篇较好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肖钧洋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