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祝贺博士生张嘉敏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博士生张嘉敏(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4年5月17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张 长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小明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龚继来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耀宁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彬彬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
李 欣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论文题目:游离氨预处理对剩余污泥半连续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与调控
导师:李小明 教授/博导
如何妥善处置剩余污泥和解决进水碳源不足的困扰是污水处理厂面临的两大挑战。剩余污泥中包含大量可利用的有机物,可以通过厌氧发酵转化为短链脂肪酸作为碳源回流至污水进水中,以达到污泥同步减量化和资源化。文章以游离氨为预处理手段,通过构建半连续厌氧发酵系统,全面考察了游离氨预处理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和相关作用机理。文章分析了游离氨在预处理阶段对污泥溶出和发酵液可生化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半连续厌氧发酵过程中游离氨对产酸性能、微生物群落演替、抗生素抗性基因丰度变化等方面的影响;从污泥理化性质、液相成分变化以及固相性质转变等角度阐明了游离氨在脱水阶段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通过经济性评估最终确认了游离氨预处理剩余污泥运行模式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一种高铁酸钾联合游离氨预处理强化污泥产酸、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以及削减抗性基因风险的调控方法。文章研究结果为基于FA预处理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为开发强化剩余污泥产酸性能的联合预处理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张嘉敏博士生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具有很好的创新和科研能力。硕博连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SCI 2022 IF=11.07)和共同第一作者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SCI 2022 IF=9.8)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同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了多项国家及湖南省科研项目。
该论文工作量大,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结构安排合理,写作逻辑清晰,数据可靠,图表规范,结论明确,成果突出,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
在此,对张嘉敏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