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热烈祝贺博士生邬鑫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7日  阅读:

博士生邬鑫(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4年5月24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兵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张长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春平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梁婕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赖萃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

李欣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论文题目:表面活性剂强化生物滴滤去除废气中疏水性轻烃的性能及机制

导师:杨春平教授/博导

随着“十四五”规划将挥发性有机物(VOCs)列为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以及各地方政府更加严格的VOCs排放标准的实施,国内大多数涉VOCs企业的废气处理设施和工艺急需升级改造。特别是石油化工企业,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疏水性轻烃在大气环境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寻求绿色、经济、安全和有效的废气处理技术替代传统低效高耗的废气治理工艺对涉VOCs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滴滤技术以其环境友好、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和安全稳定等优势在VOCs治理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然而,生物滴滤在处理VOCs过程中也存在对疏水性VOCs处理性能不理想、多组分VOCs在生物滴滤器中相互作用不明确、不同化学结构的VOCs在生物滴滤器中的去除规律和去除机制不清楚、以及实际工程运行性能不稳定等科学技术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研发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强化的生物滴滤技术,以净化石化行业排放的疏水性轻烃。探究了不同单一疏水性短链正构烷烃在SDBS强化的生物滴滤器中的去除规律及SDBS强化短链正构烷烃去除的机制。同时,探明了双组分短链正构烷烃在SDBS强化的生物滴滤器中的相互作用和微生物对双组分短链正构烷烃去除的响应机制。并考察了废气中碳原子数相同但化学结构不同的轻烃(乙烷、乙烯和乙炔)在SDBS强化的生物滴滤器中的去除性能及其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最后,将SDBS强化的生物滴滤技术应用于处理含轻烃的实际废气,验证了SDBS强化的生物滴滤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处理性能及长期稳定性。该研究对于实现疏水性轻烃的高效净化以及提高气相生物滴滤的实际工程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邬鑫博士生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具有很好的创新和科研能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Environmenta Science & Technology(SCI 2022 IF=11.4),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CI 2022 IF=15.1)和Bioresource Technology(SCI 2022 IF=11.4)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以第一发明人或第二发明人(导师第一)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已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同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了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并参加了多个国自科面上项目。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24届创新创业优秀毕业生,并荣获湖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等多个荣誉和奖项。

该论文工作量大,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结构安排合理,写作逻辑清晰,数据可靠,图表规范,结论明确,成果突出,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

在此,对邬鑫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