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热烈祝贺博士生程敏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12日  阅读:




发布者:院主任
此条新闻已经被阅读过313次

博士生程敏(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8年6月5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刘云国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汤 琳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钟 华 教授/博导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张 长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杨麒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程敏博士生论文题目:基于钢渣资源化利用的类Fenton反应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导师:曾光明 教授/博导 黄丹莲 教授/博导

随着现代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现象日趋突出。其中农药和抗生素等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寻求高效、简便以及低成本的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我国是世界钢铁生产第一大国,在钢铁生产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钢渣。钢渣中含有大量的Fe2O3和FeO,因此可以用作类Fenton反应的催化剂。然而,钢渣中也含有大量的碱性成分(CaO和MgO等),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造成溶液的pH值大幅上升,对类Fenton反应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钢渣催化的类Fenton体系通常需要添加大量的酸以保持酸性的反应条件,导致操作变复杂和成本上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化学方法对钢渣进行改性,有效地降低了钢渣的碱性,且显著地提高了其催化能力,并重点研究了改性钢渣/H2O2类Fenton体系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行为机理。另一方面,本研究考察了钢渣在农药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潜力,构建了钢渣/H2O2类Fenton氧化体系和钢渣/H2O2+稻草秸秆/黄孢原毛平革菌联合修复体系,研究了土壤中污染物的去除行为机理和处理前后土壤性质的改变。

程敏博士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导师第一作者在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SCI 2016 IF=13.324)和Water Research (SCI 2016 IF=6.942)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1篇(7篇SCI影响因子> 6),以第一发明人/导师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已获授权4项。

本文在钢渣资源化利用于环境环境污染修复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工作,同时对环境污染治理和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持。论文整体工作量大、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实验设计合理,分析全面透彻,引证规范完整;数据详实可靠,图表工整规范,结论正确,成果突出,体现出了作者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是一篇成果丰富的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程敏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发布时间:2018-06-1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