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祝贺博士生刘少恒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03日 阅读: 次
|
|
|
发布者: |
||
博士生刘少恒(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8年05月31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李小明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盼月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冬波 副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 长 副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杨麒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少恒博士生论文题目:重金属胁迫下固定化Bacillus sp. P1对多环芳烃的去除机理研究 导师:曾光明 教授/博导、黄国和 教授/博导 利用生物降解法处理多环芳烃与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已成为目前热点的研究问题,但游 离态菌体在处理实际土壤污染时存在处理效果差的问题。将微生物进行固定化处理后,可以显著提高其对复合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重金属的处理能力。本研究以高效降解菌Bacillus sp. P1为实验对象,探究了重金属胁迫下游离态Bacillus sp. P1降解菲的过程及酶学反应变化,然后通过固定化技术将Bacillus sp. P1进行处理,比较了固定态及游离态菌株在重金属胁迫下处理PAHs的差异,通过分析Bacillus sp. P1的生理响应及解毒机制,阐明了固定化作用对重金属胁迫下菌株处理PAHs的影响机理。最后将生物炭与Bacillus sp. P1通过固定化技术联用,用于菲和镉污染土壤的处理,研究结果将为微生物在PAHs和重金属复合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刘少恒博士生理论功底扎实、专业知识丰富、科研创新能力强、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 (SCI 2016 IF=5.651)、RSC Advances (SCI 2016 IF=3.108)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篇(第一作者),发表EI论文一篇(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还参与发表论文10篇;同时,申请发明专利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 该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新颖,创新性强,综述全面,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工作量大、逻辑严密、结构严谨、内容详实、数据可靠、图表清晰、引证规范、结论正确,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刘少恒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 ![]() ![]() ![]() |
||
发布时间:2018-06-03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