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热烈祝贺博士生吴志斌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12日  阅读:




发布者:院主任
此条新闻已经被阅读过519次

博士生吴志斌(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7年12月8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牛承岗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翟云波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 长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丹莲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盼月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杨麒 副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志斌博士生论文题目:基于石墨烯材料吸附/光催化去除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及机理研究

导师:袁兴中、曾光明 教授/博导

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给环境和生物体造成了严重危害,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吸附和光催化氧化法由于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石墨烯的化学制备过程通常使用大量有毒/剧毒药剂,且石墨烯极易团聚,导致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的降低。此外,尽管前期许多研究已经集中于石墨烯材料的开发,但很少注重石墨烯材料对复合有机污染体系的处理、材料回收资源化利用作光催化剂及其耦合吸附和光催化对有机废水的处理。因此,本研究试图克服以上技术瓶颈,基于化学法制备了不同类型的新型石墨烯基材料,拓展了其在有机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在功能材料的合成方面,为石墨烯的制备、功能化以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制备方法与技术路线。在废水处理方面,为石墨烯基吸附、光催化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提供了新方法与新材料。

吴志斌博士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SCI 2016 IF = 9.4460),Water Research (SCI 2016 IF = 6.9419),Chemcatchem (SCI 2016 IF = 4.8029),Scientific Reports (SCI 2016 IF = 4.2589)等SCI学术刊物上发表/在投论文9篇,以第一发明人(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已获授权6项。此外,还参与发表SCI论文30篇,申请与授权发明专利26项。
学位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综述全面,工作量大,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整体工作量大、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实验设计合理,分析全面透彻,引证规范完整;数据详实可靠,图表工整规范,结论正确,成果突出,体现出了作者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是一篇成果丰富的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吴志斌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发布时间:2017-12-1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