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热烈祝贺博士生徐海音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12日  阅读:




发布者:院主任
此条新闻已经被阅读过426次

热烈祝贺博士生徐海音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博士生徐海音(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6年6月8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刘云国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湖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曾光明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春平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牛承岗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丹莲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
杨 麒 副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徐海音博士生论文题目:电絮凝处理重金属废水的优化控制策略及其钝化/破钝机理的研究

导师:杨朝晖 教授/博导

电絮凝技术具有易操作、无需投加化学物质、易与其他工艺组合应用等优点,已逐步成为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工业化技术,但其现实应用与发展仍面临处理成本高、自动化水平低以及极板钝化等诸多瓶颈与挑战。本论文从优化效率与成本、提高自动化水平以及降低钝化行为的角度出发,借助先进的实验设计与分析手段,通过最优化设计、实时控制策略以及钝化/破钝机理的研究,解决其瓶颈问题,促进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徐海音博士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SCI 2014 IF= 4.321)、Electrochimica Acta (SCI 2014 IF= 4.504)、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SCI 2014 IF= 3.09)发表高水平SCI论文3篇,《中国环境科学》EI论文1篇,会议论文2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学位论文选题新颖,研究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实验设计合理、分析全面透彻、引证规范完整,实验数据详实可靠、图表工整规范、结论正确、成果突出,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是一篇成果丰富的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徐海音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发布时间:2016-06-1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