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污染湿地修复”创新研究群体实地考察会议在我院举行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20日  阅读:




发布者:院长
此条新闻已经被阅读过980次


2015年10月18-1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曾光明教授为带头人的“污染湿地修复”创新研究群体实地考察会议在环境学院顺利召开。

国家基金委工材部车成卫副主任主持实地考察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姚建年院士为考察组组长,考察组成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高瑞平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材部王光谦主任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材部车成卫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材部综合处王之中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水利学科与海洋工程学科李万红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倪善强秘书。湖南大学赵跃宇校长、湖南大学刘金水副校长、湖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孙炜院长、湖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唐晖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曾光明院长教授、材料学院陈江华院长教授、土木工程学院史才军教授、环境学院刘云国书记教授、汤琳副院长教授、袁兴中副院长教授、黄丹莲院长助理教授、张长院长助理副教授及所有创新群体成员参加了实地考察会议。

会议首先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姚建年院士致开幕辞,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代表学校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污染湿地修复”创新研究群体这一项目表示感谢。随后团队带头人曾光明教授从创新团队的基本情况、团队建设思路、建设内容与目标、研究基础与条件保障等几个方面做了详细汇报。群体研究骨干教授也分别对项目各自工作目标谈了自己的看法。团队在过去群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致力于深入开展堆肥化或添加堆肥产品修复洞庭湖难降解有机物与重金属复合污染湿地的研究工作。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论证汇报,并对环境学院实验室进行了全方位的现场考察。对群体已有的工作基础和已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认可。考察组组长姚建年院士说:“洞庭湖湿地重金属污染非常严重,解决洞庭湖湿地污染,能在这方面作出的突出研究成果,将会是世界瞩目的成果,也将造福千千万万的百姓!”同时,专家组围绕工程应用、群体研究方向、项目拟解决的难点问题、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质询和评议。专家们指出:群体在教学、科研和有关的前期工作基础扎实,成绩显著;群体建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群体拟开展的研究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目标明确,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会后曾光明院长及汤琳副院长、黄丹莲院长助理、张长院长助理陪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水利学科与海洋工程学科李万红主任前往洞庭湖进行野外实地现场考察。

专家组经过质询和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群体研究计划可行,与群体的研究基础、发展现状和学科特点一致,并一致同意通过论证。

大会合影 考察组成员 赵跃宇 汇报现场 实验室考察
(实际发布时间:2015-12-20)


发布时间:2015-12-2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