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级硕士罗湘颖、黄丹莲教授、曾光明教授等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发布日期:2015年10月29日 阅读: 次
|
|
|
发布者: |
||
【发明人】:黄丹莲、罗湘颖、许飘、曾光明、赖萃、汤琳、黄超、李芳玲 【发明名称】:可用于处理底泥清淤尾水中重金属的构筑物及其施工方法. 【申请日】:2013年10月31日. 【专利申请号】:201310528021.6. 【授权公告日】:2015年04月22日.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处理底泥清淤尾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构筑物,包括沉淀池和反应池,反应池包括调节柱和至少一根的吸附柱,调节柱和吸附柱均采用格栅网笼作为框架,调节柱中填充固体颗粒填充物,吸附柱中填充FeO—海藻酸钙—黄孢原毛平革菌微球组成的复合物;且调节柱和吸附柱依次按水流方向布置。该构筑物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建好沉淀池和反应池,在反应池中开挖出两条以上的沟槽,使格栅网笼垂直水流方向于各沟槽中;向最上游构筑物中填充固体颗粒物填充物,其余各沟槽中则填充复合型生物吸附材料,并保证填充物高出反应池的水位线。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吸附效率高等优点,且可用于处理底泥清淤尾水中重金属污染物。 ![]() |
||
发布时间:2015-10-29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