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热烈祝贺博士生陈洪波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14日  阅读:




发布者:院主任
此条新闻已经被阅读过624次

博士生陈洪波(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5年6月13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刘云国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彭 兵 教授/博导(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曾光明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袁兴中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瑾辉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洪波博士生的论文题目:内聚物驱动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优化控制研究

导师:李小明 教授/博导、杨 麒 副教授/博导

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摄磷需要消耗大量有机碳源,而反硝化也需要一定浓度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我国南方地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有机物浓度较低,普遍存在碳源不足的问题,需要投加碳源以满足微生物摄磷及反硝化的碳源需求,因而处理成本较高。通过外碳源丰富-外碳源贫乏-内碳源贫乏运行模式建立内聚物驱动生物脱氮除磷系统,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主要通过细胞内聚合物的过量积累来去除,并将积累的内聚物作为微生物摄磷的内碳源及后续反硝化过程的电子供体,实现内聚物驱动生物脱氮除磷。这不仅能解决反硝化需投加碳源的难题,同时可减少有机物去除时的能量消耗,降低脱氮成本,极具应用潜力。
陈洪波博士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独立科研能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身份在Chemosphere (SCI 2013 IF=3.499)、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SCI 2013 IF=2.368)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EI论文1篇。以第一发明人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已授权3项。
学位论文选题新颖,综述全面,工作量大,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实验设计合理,分析全面透彻,引证规范完整;数据详实可靠,图表工整规范,结论正确,成果突出,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陈洪波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发布时间:2015-06-1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