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祝贺博士生章毅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18日 阅读: 次
|
|
|
发布者: |
||
博士生章毅(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5年6月15日晚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刘云国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彭 兵 教授/博导(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尹笃林 教授/博导(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牛承岗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忠武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翟云波 副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秘书: 杨麒 副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章毅博士生的论文题目:高灵敏功能性生物传感器检测城市生活垃圾堆肥中污染物及特征物质的研究 导师:曾光明 教授/博导、汤琳 教授/博导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过程涉及广泛的检测目标种类和指标,同时由于堆肥系统环境复杂,给堆肥过程控制与监控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受到普遍关注。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高选择性、操作简便,等优点,本论文开展了利用高灵敏生物传感器进行堆肥复杂系统中污染物及相关生物组分检测的研究,包括:(1)基于免疫反应,开发适用于检测堆肥中有机污染物的免疫传感器。以除草剂毒莠为代表,采用竞争式的检测策略,开发了一种基于磁性核-壳纳米粒子固定的易再生高灵敏毒莠定免疫传感器;以及一种基于脂质体包埋荧光素检测毒莠定的超灵敏荧光免疫传感器。(2)利用环境功能性物质,结合新型纳米材料和生物分子材料,构建高灵敏生物传感检测体系测定目标物的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顺磁性固定技术的LiP基因片段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一种基于3D金纳米簇固定富含胸腺嘧啶的基因片段检测Hg离子的生物传感器,以及基于电沉积石墨烯-纳米金修饰电极以及纳米金信号放大策略的痕量汞检测生物传感器。(3)运用不同的功能化电极以及纳米金信号放大策略构建电化学传感器,进行电化学传感策略检测性能影响的机制研究。(4)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和酶传感器,开展了复杂环境体系中有机污染物非线性分析研究。 章毅博士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在Analytical Chemistry(SCI, 2013 IF=5.825)、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SCI, 2013 IF=6.451)、RSC Advances(SCI, 2013 IF=3.708)、Analyst(SCI, 2013 IF=3.906)、Talanta(SCI, 2013 IF=3.511)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篇,SCI收录7篇,EI收录2篇。以第一发明人(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已获授权3项。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还获得了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湖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优秀博士论文建设项目资助、湖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 学位论文选题新颖,综述全面,工作量大,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实验设计合理,分析全面透彻,引证规范完整;数据详实可靠,图表工整规范,结论正确,成果突出,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章毅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 ![]() ![]() |
||
发布时间:2015-06-18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