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祝贺博士生张巍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2011年06月13日 阅读: 次
|
|
|
发布者: |
||
热烈祝贺博士生张巍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博士生张巍(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1年06月11日晚在环境馆南楼305会议室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刘云国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柴立元 教授/博导(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尹笃林 教授/博导(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李小明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朝晖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巍博士论文题目:微孔陶瓷过滤法控制燃煤窑炉黑烟污染的理论研究 导 师:李彩亭教授/博导、魏先勋教授/博导 论文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微孔陶瓷过滤法控制燃煤窑炉黑烟污染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为了很好地考虑陶瓷过滤中粉饼坍塌对过滤的影响,文章提出了一个粉饼坍塌模型,通过考虑粉饼聚团的分形维数、松驰因子、配位数及聚团尺寸对聚团间及聚团内孔隙率的影响,从而求出粉饼总孔隙率的修正式,此基础上通过Ergun方程来得到过滤压降随以上因素的变化规律,再分别由所得滤饼压降与陶瓷过滤元件求得粉饼坍塌过程的总压降变化。为了获得通过实验难以获得的松驰因子与配位数,研究设计了新颖的反演方法,即通过实测孔隙率和计算所得的对照表检索得到。同时将场发射电镜照片进行二值化处理之后通过统计黑白像素值的百分率,再采用计盒维数方法拟合得到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当考虑粉饼坍塌时明显比未考虑时接近实验结果。通过引入比截留量来考虑粉饼的沉积过程建立了非稳态过滤粉尘沉积过滤模型。通过测定比截留量的时间瞬态变化规律回归出比截留量时间函数,并将比截留量引起的粉饼孔隙率变化与陶瓷滤料的孔隙一起折算为平均孔隙率EIMP,由此计算出孔隙率的变化对压降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该模型的建立,可以了解在各种过滤材料与操作条件下的压降变化规律,并可以准确地得出脉冲反吹操作时间控制点。由于脉冲反吹不会引起的粉饼整体脱落,粉饼增长及脱落分叉树枝模型能很好地模拟现实情况,从第一轮粉饼脱落的两种面积分率及一种粉尘负荷发展到第n轮循环中的n+1种面积分率及n种粉尘负荷最终逼近现实。结果表明,通过模型计算可以得到粉尘负荷的面积分率、不同粉尘负荷时的瞬态渗滤速度及每轮清灰循环中的瞬态加权平均速度的变化规律。该课题研究揭示了微孔陶瓷过滤法控制燃煤窑炉黑烟污染中的潜在规律,进一步为实际操作提供的可靠的理论基础,对以烟煤为燃料的工业污染防治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张巍博士在攻读学位期间,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SCI 2009IF=4.63)、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 2009IF=0.445)、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SCI论文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论文为是国际国内目前公认的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影响最大的刊物,该论文也是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第1篇EST的论文。 张巍博士论文工作量大,逻辑性强,图表规范,结论明确,学科综合性强,成果突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此,对张巍博士生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表示祝贺! ![]() ![]() ![]() |
||
发布时间:2011-06-13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