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热烈祝贺许飘博士后顺利通过博士后出站答辩!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30日  阅读:




发布者:院主任
此条新闻已经被阅读过166次

许飘博士后于2018年08月29日下午在环境馆一楼会议室顺利通过了博士后出站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
彭 兵 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答辩委员会委员:
尹笃林 教授/博导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曾光明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牛承岗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丹莲 教授/博导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会领导:省博管办朱怡珍主任
答辩秘书:吴越湘秘书、刘洋博士后

报告题目:碳纳米管对环境物迁移转化及其环境行为影响研究
合作导师:曾光明教授/博导、黄丹莲 教授/博导、肖汉宁 教授/博导

碳纳米管(CNTs)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纳米材料,自1991年发现以来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和商业应用。碳纳米管的大规模商业生产和应用,会导致其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环境中,并最终在环境中积累。由于碳纳米管具有较大的疏水性,沉积物被认为是碳纳米管的主要储存库。因此,报告以重金属Cd和壬基酚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底泥中碳纳米管富集对水-底泥界面Cd和壬基酚的沉积转化行为的影响,全面分析了碳纳米管和污染物相互作用的环境影响,全面评估碳纳米管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环境风险的相互关系。该研究对探讨碳纳米管对水环境中尤其是水-底泥界面污染物迁移转化以及生态毒性的影响对评估碳纳米管的环境效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许飘博士后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强。博士后在站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SCI 2017 IF =14.499)、Bioresource Technology (SCI 2017 IF =5.807)、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SCI 2017 IF =4.610)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此外,还参与合作共同发表SCI论文98篇,申请国家发明40余项。论文他引次数2500余次,单篇论文最高他引685次。

博士后出站报告选题新颖,综述全面,创新性强,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整体工作量大、逻辑严密、结构严谨、内容详实、数据可靠、图表清晰、引证规范、结论正确,成果突出,是一篇成果丰富的优秀博士后出站报告。

在此,对许飘博士后顺利通过博士后出站答辩表示热烈祝贺!


发布时间:2018-08-30

关闭